杭萧基本功——一个浙江制造的经典样本_应用案例_极速nba直播体育直播吧在线观看

杭萧基本功——一个浙江制造的经典样本

发表时间: 2024-04-08 15:38:31 来源:应用案例

  对建筑钢结构这个行业来说,一切有形的扩张都来源于焊接。2Q多年前当单银木偷师学艺,第一次焊接上两截钢件时,他其实并没想到。,此后的岁月。里,他竟然需要如此频繁地拿起无形的焊枪,去弥合人生的今天和明天、企业的现实和未来之间的裂缝。

  他成功了——这个学历不高然而天分很高的农民之子,这个常持谦卑之态,怀良善之心,一步一梯好学不辍的年轻人,终于在多年之后,触摸到人生与事业版图的扩张轨迹。

  1932年5月5日, 日本松下公司创立近15年的时候,松下幸之助面对200名企业员工,有过一个历史性的演讲,他说:……,尽管15年来,松下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但我仍然要郑重地宣布,今天才是我们的创业纪念日。在我看来,15年我们所有的努力,都只是为企业打下了认识上的基础;而我们一定要在今天从零开始,是因为我们刚刚才拥有了创业的最基础条件,那就是一个成熟的公司价值观……

  2003年10月24日,杭萧钢构股票上市之夜,单银木在庆功晚宴上向全体员工致辞,他几乎完全重复了松下幸之助这段演讲,然后向公司管理层每人赠送了一套《松下管理全集》。

  一个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董事长,何以要对一家日本公司领导人70年前的讲话,如此由衷地赞赏,在杭萧钢构的“员工手册”里,单银木亲丁—撰写的前言暴露了他的“野心”:“杭萧的目标,不足做一家大规模的公司,也不是做一家成功的公司,而是要成为一家世界性的伟大的公司……”

  放眼今天的中国企业界,“伟大”两个字堪称用衍很嚣张,完全不像单银木的为人,严谨朴实,低调得除了同行,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;“伟大”两个字也用得很有激情,令人产生无限的联想,暗示着这个企业要跨越多么遥远的阶梯,从而到达诸如松下电器一样“伟大”的高度。

  他们胜任吗?这个人,和他身后的这支队伍?单银木一生下来,就注定是个弱者。首先他是农民;其次,他不幸还是三代以前的富农。当兵轮不到他,上高中轮不到他……当昔门的同学们从高中毕业时,他已经当过木]:、泥工,修过自行车,开过小店,少有积蓄。从求学机会上输给了别人的单银木,一定有着从人生的其他侧面找补回来的简单理想,于是他倾尽积蓄遍寻门路,倒卖物资受骗踏空,梦想摔得粉碎。

  这一年是1978年,中国的历史轰然转向,乡镇企业被默许了。18岁的单银木应聘到杭州桐庐一家乡镇企业,做电焊学徒工。

  学徒丁是技术工的“孙子”,拖拉抬运,打杂善后,而且关键环节不许偷看,单银木不久就为此挨过师傅一个重重的巴掌。于是只能用眼角的余光去扫,用大脑的微光去悟,半年后,他的焊接才能超过了师傅;又过了半年,他对钢结构的创新运用超过了厂里每一个人。

  师傅对他刮目相看,认可这是一个有本事的年轻人,推荐他去管一个工地。单银木在1:地—亡一呆3年,踏踏实实勤勤恳恳,工资没涨一分,管理才能却与日俱增,20来岁就懂得了如何协调一个团队的人际关系;同时技术能力也突飞猛进,比如他的电焊枪可以两三年不坏,而别人两三个月就要换新。

  20年后单银木在企业内刊上写回忆文章,指出这3年对自己一生最大的影响,就是养成了“每天多学一点,每天多做一点”的做事习惯,“而反过来,我的同龄人正在尽可能地追求工作轻松,追求在不影响月底工资的情况下,每天少做一点少想一点。数年之后,积累的差距就会很大,做事的效率就会非常不同。”

  另一方面,单银木在此阶段还逐步形成了自觉的人生大局观:比如认识到“任何一个人都有目标,目标的实现是有条件的,因此你所有的行为都要有助于获得这些条件”。他因此显得心态平和——工资涨不涨没关系,只要我每天是在为迈上更高的平台加分;老婆娶不娶没关系,只要今天的努力能够在明天娶到更漂亮的老婆。

  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,优秀的年轻人风毛麟角,单银木被厂长相中了,让他独当一面,做项目经理。这一年他23岁,一些同龄人还在亡大学,一些同龄人正在混日子,而他已经有了近10年的社会阅历和企业经验。23岁的单银木领着一支包工队过杭州闯上海,交足厂里的留111个足球场大的厂房。下自己的,两年之内,成了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“万元户”。

  东奔西走门路大开,1984年包l队承接了一个啤酒厂的发酵罐工程,需要大量的钢材。然而中国正值缺钢年代,钢材买卖跑断腿,万般无奈,单银木决定自己做一把“钢材倒爷”。当时的浙江自行车供不应求,每个单位都得凭票购买。他挂靠一个贸易公司,然后去黑市上收购自行车票,以贸易公司的名义送给国有物资部门。国有物资部门领导大悦,顺利批出紧缺物资钢材给贸易公司,并允许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钢材被拉到嗷嗷待哺的啤酒厂,工程顺利完工,数万元轻松落袋。

  一个商业智慧朦胧发芽的年轻农民,一个机敏、坚忍与务实的江南商人,就在这转手之间,雄心勃勃地浮上台面。

  8岁的单银木饥肠辘辘,看见别的孩子纷纷钻进生产队的果园,也要跟去。母亲一个巴掌把他打回了屋里,关上门告诉他:单家人永远不能不劳而获。

  17年后,倒腾钢材的他感到自己有点“少劳而多获”,心里很不踏实。他决定撤退,去建工厂办实业。1985年,“致富能手”单银木衣锦还乡,向乡亲们租了几亩地,然后找桐长淡判:如果允许我拄靠成村办企业,拿一个正式的营业执照,我保证每年上交几千块钱的管理费,村里什么都不用管。

  给村则政做加号的事情当然顺利通过。单银木领来执照,刻好公章,砌好土围墙,买米二于设备,招米穷兄弟5人,一个破破烂的萧山市金属构件厂就这样理直气壮地上路了。单厂长刘穷兄弟们说:种田啥的是个尽头,从现在起10年之内,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住上杭州市里的商品房。大家哗哗哗拍手,不是很相信未来但是很信任眼前这个人。

  单银木就此走上了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先驱们共同走过的道路——勤扒苦作拾遗补缺。给国营的啤酒厂做发酵管,给国营钢厂做钢水包,给环保局做环保设备,给水库做闸门阀门……业务量总是忧喜不定,好的时候大家赶几十里路去西湖边吃鱼,不好的时候他绷着笑脸和员工打胸,告诉他们大业务明天就到。

  大业务果然说来就来。1987年3月,一个60万元的金属构件工程找上门来,合同签订就预伺了50万工程款。所有人都没见过这么大一笔钱,单银木的第一个反应是:发达了,需要一个体面的办公楼。于是打时间差,一面做工程没计,一面轰隆隆地给自己盖了一幢小楼起来。

  他的如意计划是:办公楼建好→工程开工→到银行抵押贷款→支付工程构料款。这是一个完美的、丝丝人扣的流动资金运作周期。然而1987年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:一是国家紧缩银根;二是原材料价格猛涨。两件事扼住了小小构件厂的咽喉。银行贷不出款来,材料买不回来,工程不上不下,客户的怒火几乎把单银木烤糊在他的新办公楼里。

  为了面子而大丢面子。单银木痛定思痛,开始怀疑这种接单型的企业值不值得办下去:第一,它没办法形成企业规模化生产,总是做不大;第二,它的兴衰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。他想做产品,能够成批量生产以及成批量批发的那种产品。

  1990年,单银木成立杭萧金属构件厂,与别人合作生产“水泥输送机”。不久水泥市场不景气,水泥厂纷纷下马导致产品滞销,于是转向,与杭州锅炉厂合作成立锅炉辅机制造有限公司,生产锅炉钢架。锅炉钢架上马数月,打火机市场热闹起来,于是成立打火机厂,生产打火机……

  洗脚上田10多年,单银木怀着农民的朴实劲儿进入商场,很快就发现这个社会“大人物”很多:有人在跑,有人在飞,有人大气磅礴地捞钱,有人神神秘秘地运仟……一切都令人眼花缭乱,令人怀疑自己从而心浮气躁。他加入了这个浮躁时代的大合唱,在“要人没人,要钱没钱”的情况下,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办了起来。

  1993年底,在递出去的名片上,他慢慢的变成了一个“集团军”的董事长和总经理,“单银木”3个字的背后,有8家企业在排着队证明这张名片的含金量。

  1994年春天,有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拿着这张名片,很不懂事地问了一句话:贵公司的净资产有多少,他一时没有回答上来,回到办公室叫会计算一算。答案是63万——平摊到每个企业,不到10万。

  “1994年,单银木在日本考察,一个个建筑施工工地引起了他的兴趣:看不到成堆的砂石和成队进出的混凝土运输车,没有飞扬的尘土,听不到搅拌机的轰鸣,只有高耸人云的吊塔忙碌不停地吊着钢柱子,和电焊工手中闪烁出的美丽弧光。他惊奇地得知,原来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的绝大部分摩天大楼,都是用钢‘制造’出来的。”

  在今天的《杭萧钢构》杂志上,上述这一段文字让我们得知,这个企业在其最重要的大转折时期,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
  1994年12月20日,单银木成立杭萧轻型钢房制造有限公司(2000年更名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)。他以最快的速度、最便宜的价格卖掉了旗下所有的企业、产品和设备,用一种很坚定的姿态,将“钢结构建筑”确立为新公司的主营业务。关键瞬间

  单银木这一步,被称为“杭萧钢构”历史性的一大步,也是他本人人生版图扩张的一大步。此时此刻在中国的经济领域,正有一大批“先富起来的人”,手握资本却张不开眼睛找不到方向,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”,最终沦为“商界李闯王”的结局。而单银木这个初中文化、农民出身的小老板,却挣脱眼前的现金流,放弃有着固定收益的日常业务,靠远见拯救了自己。

  建筑钢结构,通俗地说就是以钢为主体造房子,所有的金属构件都是通过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,代替一砖一瓦的现场垒砌。在发达国家和地区,钢结构建筑已占建筑总量的65%以上,成为建筑业的主流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钢材的短缺、工艺的落后、市场高层次需求的匮乏等原因,中国建筑史迟迟未能翻到“钢结构”的一页。

  10多年和“钢”打交道的阅历,再加超常的悟性,使单银木对建筑钢结构的理解事半功倍,很快就达到了给设计人员上课的水平。他将业务方向定在轻型钢房,以厂房和超市建没为主,因为轻钢技术门槛不高,容易进入。

  然而观念的门槛却很高。“记得当时公司的业务员非常痛苦:既没有工程实例,也没有企业实力,大家拎着一个包,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做陌生拜访。遇上耐心的,就搞一个关于钢结构的知识启蒙,很抽象,接单很少,大单更是没有。”

  可以想象一开始单银木的痛苦,是如何远远地超过他的业务员们,因为这一启蒙就是两年多。时光如流水逝去,他已经进人了中年。和他几乎同时起步的浙江商人,鲁冠球红火了,宗庆后出名了,陈金义发达了……而自己还在为企业能不能撑下去感到焦虑。

  但又只能撑下去,而且要撑出活力来。1997年初他决心冒更大的险,开始四处融资,倾力投入:买了一块更大的地皮,盖了一幢属于自身个人的钢结构厂房,进口了几台中规中矩的设备。一时间工程实例和企业形象双双具备,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,尽管是小打小闹,但活下去已经不成问题。

  1997年10月,机会终于撞上了有准备的人。由于杭萧轻钢小有名气,被邀请参加安徽省“九五”期间第一号重点工程(951工程)——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房的招投标。一标人马兴冲冲地赶往安徽,才发现了自己是“老鼠打洞到了猫的房间”——有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、号称“百年轻钢企业”的一家美国公司在座,本土公司形同陪衬,招投标等于走过场。

  这是美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第一战,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,志在必得。第一轮议标结束,美国公司轻松胜出;随后传言美方以4800万中标,合同已经敲定,只等第二天签字。数家公司打道回府,单银木决定多留一天,死也要死个明白。

  当天夜里他足足抽了4包烟,拿着设计图绞尽脑汁地算账。深夜12点,他抄起电话给奇瑞方负责人打过去,愿意将杭萧的投标价再降500万。此时,杭萧的投标价已经比美国公司低了足足800万。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,负责人答应见面谈谈。

  假如依照杭萧从前的设计,每平方用钢量达32公斤,4000万的合同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白干。单银木连夜敲开设计专家的门,拿着火柴棍比划起来:怎么怎么调整,改进受力模式,用钢量可达到每平方20公斤,赢利空间反而超过从前。设计专家一合计,此法不仅节约用钢量,而且更安全,大为叹服,当即做了改进。

  关键瞬间,单银木关于钢的经验与过人的悟性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太阳升起的时候,一夜未眠的他拿着新的标书和设计图,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招投标办公室,和负责人推心置腹:奇瑞把合同给美国公司,他们最多只是赚了一笔钱;给我们却是帮助了一个中国公司的成长,我们终身都不会忘记。而且美国公司拿到工程也是分包给国内公司做,我们保证他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,它用什么材料我们也用什么材料,我们还欢迎你们给工程派两位监理……

  就这样,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进军中国的第一仗,煮熟的鸭子飞掉了,而且掉进了一口毫不起眼的“锅”里。喜出望外的杭萧人玩了命地认线工程——当时亚洲最大的单体工业生产厂房,成了中国新兴建筑钢结构行业“第一张世界级的名片”。又漂亮又便宜,于是钢结构厂房成一时之尚。

  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:1998年,上海东方通汛招标,事先已确定由美国公司制造,杭萧以同样的方式虎口夺食;北京西普招标,有关领导也瞩目美国公司,而最终却由单银木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。

  国内的竞争对手咀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。 做资源的主人(一) 也许时运刘一个企业的成长永远不可忽略。比如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,国家开始提倡建筑用钢,杭萧钢构正好成长在产业大发展的前夜。

  然而时运对任何一个人都很公平,它造成的是一种低层次的繁荣:每个人都赚了一笔钱,然而每个人又很快在时运不济的时候退出历史的舞台。怎么样摆脱这种宿命?答案是你必须远远地超越别人。毫无疑问,1997年前后单银木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反复迫问和思考,是推动他从一个精明的商人向企业家质变的精神动力。

  1998年底,单银木在小范围的公司战略研讨会上,提出杭萧公司到2005年的年销售额将达到30个亿,最终将成为一个像松下一样的伟大的公司。人们大笑,因为那时候杭萧的年销售额还不到3000万。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继续说:首先你要有目标,其次你要懂得调动一切资源为达成目标服务。

  理想在没有实现时,看上去都有点可笑。然而理想的实现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遥远,它有自己的轨迹,只要你愿意去寻找。

  比如技术问题。951工程留给杭萧人最大的体会是:在这个新兴的行业,“技术是第一竞争力”。那么如何持续地保持这种竞争力,就必须借助一种资源——专家学者的大脑。而又该如何牵住这些资源的牛鼻子呢,毫无背景的单银木只能自己创造机会。

  951工程进行当中,单银木和布瑞招标方商量,向建设部申请搞一个技术鉴定会。一个省级一号工程当然有这个必要,于是建设部派出了权威钢结构专家魏潮文等来到安徽。鉴定会期间,单银木拿出“乡下毛脚女婿见上海丈母娘”的勇气,频频约“魏老师”喝茶聊天指导技术。单所反映出来的诚恳、务实和远见深深地打动了这位专家。

  鉴定会结束,单银木大着胆子邀请魏教授加盟杭萧,一请二请三清,刘方竟然点头了。再反复动员,创造一切有利条件,魏教授不久之后辞掉所有企业的顾问身份,实实在在地坐进了杭萧的办公室。“首先是看好这个人,然后是看好这个企业。”知识分子气十足的老专家从此在任何专业场合,都高调地讦价单的为人。

  顺着这根线,单银木牵出了一系列的 技术成果:比如轻型钢房的技术改进,推动 着杭萧开始大步领先于国内同行;比如学 会了参加一系列的行业技术研讨会,令杭 萧与国内很多一流专家有了更广泛的战略 联盟;又比如关于标准的制定,从1998年 到今天,国家建设部和行业协会共有13部 国家及区域标准,是由杭萧入主编或参 编——也就是说,单银木总是比他的同行 们早两年左右的的间掌握这些标准,以及 国外最先进的开发成果。

  顺着这根线,他还摸到了一个更大的“西瓜”:钢管混凝土技术。当和魏教授深夜聊天侃到这个思路时,他敏锐地感觉到,这就是高楼大厦在中国实现钢结构制造最核心的门槛;而多高层钢结构建筑,又是杭萧超越行业低层次竞争格局最可行的方向。

  然而门径初窥不等于路径通达,在中国推广多高层钢结构建筑,最可能的力式是首先自建一栋标志性多高层钢结构建筑;它需要成熟的技术、充沛的现金和现成的土地储备,这在当时的杭萧一条都不具备。

  然而企业家常常就是“冒险狂”。单银木立即下令全力投入技术开发,并斥资近2000万,在杭州市内收购了一家有土地的房地产公司——而此时此刻,整个杭萧的净资产不过2000万出头,巨大的财务压力在此后的一年多的间里曾两次令杭萧几乎;不久,买来的土地也被证明有着严重债务和拆迁纠纷。

  单银木除了要顶住难以形容的压力,还必须显示出高超的资源整合力。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运筹一切:到建设部争取立项,因为这是多高层钢结构产业化的中国第一楼;用立项博取有关部门规划上的支持;用规划和舆论支持推动僵死的拆迁问题开始松动;用拆迁问题即将解决说服信托公司共同开发;用信托资金最终完满解决了债务和拆迁纠纷……2000年12月,单银木手持成熟的技术开发报告,最终说服董事会表决通过工程上马。

  工程尚未收尾,美国“9·11”事件爆发,纽约世贸大厦倒塌的真正原因被全世界媒体大肆宣扬:这幢大厦采用的是纯钢结构而非钢管混凝土结构。于是,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口口相传里,在本地媒体和全国媒体的隆隆炒作中,这幢“克服了世贸大厦安全弱点”的中国钢结构第一高楼——杭州瑞丰大厦,一开盘就卖了个精光,公司综合收益超过1亿元。

  杭州西湖,一湖四岸,杭州市政府斥巨资打造的“明清仿古风情”正在向天下游客招摇,这里是人们奔赴杭州的主题。然而几乎所有2001年末来到杭州的房地产老板都心不在此,他们从机场直奔瑞丰大厦,一边观摩,一边算账,一边盘算着该不该改弦易辙,与这栋楼的建没者签订新的合作协议。

  从这一天起,杭萧钢构的销售额年年翻番:2000年1个亿;2001年3个亿;2002年6个亿;2003年13个亿;2004年预汁将接近30亿。

  2000年,萧山市政府一行人来到江阴考察,发现那里的经济主要由十儿家大的上市公司支撑,市场竞争力很强。而萧山市的企业却是“小狗成堆,独缺神牛”,企业的现代化不够,抗风险能力很差。于是政府下决心扶持非公有制企业上市,并开列了一长串扶持名单。

  此时此刻杭萧钢构的规模很小,不在名单之列。然而单银木下决心自己搞股份制改造,为上市作准备。因建筑钢结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,要想做大做强,畅通的融资渠道至关重要。

  不料仅3个月时间,有限公司变更股份公司就完成了,创下了国内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个速度奇迹。而直到3年后的今天,杭萧钢构在萧山率先上市融得数亿资金之后,被“扶持”的很大一部分企业连股份公司都还没有组建起来。其间的差别,就在于“规范”二字:你的土地过去是花钱买的还是政府划拨的,你的职工有没有买养老保险,你的赢利是因为优惠政策还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’

  因为规范而享受融资的便利,获得更多的资源,多年来在单 银木的心中早已成为经验定式。单银木在 其法人历史上从没有一笔逾期贷款,银行 信用罕见地好,所以1997年以后,在合理 范围内从没有一家银行对杭萧有求无应。

  他还被人们称为资金运作的高手。比如建一个厂房原本需要一个亿的资金,他可以3000万不到就完成买土地、买没备、造房子的所有环节。这同样得益于他的“从不乱来”:因为有信用,所以买土地可以先付少部分钱;然后以土地质押,贷款买设备买材料,也是先付一部分钱;厂房一建好立即投入运转,当土地、设备、材料新的付款周期已到时,他已经是拿工厂运转产生的效益来支付了。

  而杭萧最难得的规范体现在用人上面。单银木很早就按照现代企业的人才要求来构建企业,其中的艰难并不比瑞丰大厦的建成来得轻松。在这片生他养他成就他的土地上,他首先摆脱了家族企业的阴影:单家共有5兄弟,从前都在企业挑大梁,现在已全都离开,而今天的杭萧钢构没有一个管理人员是单的亲戚。其次是成功地实现了“功臣”的赎买:当年一道创业的农民兄弟,到1995、1996年已多数跟不上企业的形势,单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,拿出钱来,资助他们独立创业。第三是化解传统建筑业的人事风险:比如2000年他请来顾问公司,针对各地办事处的管理风险,搞了一个信息网络化建设;后来更是针刘各分公司和部门的控制风险,搞了一个审计委员会。结果“一方诸侯”纷纷反对,认为单老板不信任我们了。然而单的推行非常坚决,不服从就离开,因为“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,而是企业的百年大计的问题”。

  因此在这个很早就考虑“百年大计”的平台上,企业“大是大非”的问题早早地就弄清楚了,不用再天天运动来运动去;在这样的平台上如鱼得水的,是一流的教授专家和技术人才,是真才实学的博士、硕士、海归,是老成持重的国营企业董事长,是激情充沛的年轻管理精英——他们有理有度,有水平有操守,秉持现代企业理念,服从公司管理文明,从而令企业的行动力、竞争力都远远地超越了同行。

  当然人也是企业最复杂的资源:他需要物质的满足同时也需要精神的满足;他需要足够大的舞台同时也需要足够强的压力….·因此企业里关于人的工作,完全是一个系统工程。而单银木对此只有两个基本点:第一企业家要克己修身,要舍得付出;第二老板要无所不容,要成为完人。

  早在1998年,杭萧全年利润仅有不到300万的时候,单银木就实实在在地拿出了50万年薪给总经理,30万年薪给总工程师;时至今日,杭萧绝大部分中层以上骨干都拥有了公司配给的车和房,高层核心很多都拥有了企业股份,他们的收入甚至不低于当地的外资企业。

  单银木在用人上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:当年杭州锅炉厂的总会计师,即杭萧金属企业有限公司的董事,过去为了杭州锅炉厂的利益,常常红着脖子拍着桌子和他争吵,然而几年前单银木一听说他退休,立即登门拜访,请他出任杭萧钢构的财务主管。

  他还是一个宽容的人。前总经办主任,一个29岁的理想主义者,在杭萧钢构两进两出,最后一次离开时他痛心疾首,但还是拿出30万给此人办公司,“权作锻炼,办不好还可以回来”。

  他又是一个讲良心的人。杭萧前任总经理跳槽到别的钢结构企业,一夜之间成了竞争对手;但他最后仍然签字把公司的房子送给了对方,“因为他有贡献”。

  在这一点上,他秉持的是松下幸之助的哲学·“宽容是胸,户的丘壑,使人能够容下千军万马的奔腾;良心是最好的枕头,令我在人心芜杂的时代能够安枕。”

  你听说过11场足球赛可同时在一个车间内进行吗,在杭萧钢构航母般的厂房内,一个足球迷曾经进行过这样的畅想。然而单银木并不满足,2004年初他开始花钱修一个差不多有20个足球场大的车间,今年年底建成之后,杭萧钢构本部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00个亿。

  这是一个让所有同行都会感到疯狂震撼的数字。然而单银木还会告诉你,他计划5年之内在全国设满10个生产基地(迄今已建成了6个),每个生产基地的产能为20亿。

  单银木扳着指头告诉你他的理由:“2003年,全国房地产在建面积约6亿平方米,其中仅有不到5%是钢结构建筑,而发达国家是50%以上。如果要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,那将是一个多么排山倒海的市场规模,”

  “应该可以,因为到今天钢结构建筑已经显示了太多的优势。”显然,这是单老板面对各界不知“扫盲”过多少次的问题:“假如你要造一栋房子,钢结构可以为你带来啥好处呢,首先是黄沙混凝土能节约一大半,而钢材用量并不增加;其次相同建面你的室内空间将增加5%-8%;然后你的建设的间能节约一半,而且你不会面对关于城市噪声和尘土污染的指控;它不需要一次性木板,保护森林;它的抗震能力更好,舒适性更好,而且采用新型隔离建材,室内空调消耗将降至过去的1/6…一从综合成本来看,钢结构建筑远远低于混凝土建筑;即便从单价成本来看,前者也不会高于后者。那么你为啥不选它,”

  单很有耐心:“首先是观念的问题,大家往往从直觉上判断,一根一米粗的水泥柱子肯定比30公分的钢柱子更安全,其实恰恰相反。然后是技术问题,过去我们的材料技术不过关,还包括开发、设计、实施工程技术都有瓶颈……不过这一切今天在杭萧都得到了解决。而且国家已经颁布了若干标准,开始全力提倡钢结构建筑,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!”

  “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。”世界文豪雨果如此说。单银木显然想改写这本“史书”,他用另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理想:昨日秦砖汉瓦,明日杭萧钢构。

  巨大的厂房给了单银木巨大的想象空间:“我们计划到2008年,杭箫的出售的收益达到300亿,我认为这是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。因为今天的杭萧不但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控制内部成本和外部风险,还能够利用前期的产能闲置打价格战,令这个行业形成弱者更弱强者通吃的局面。”

  是的,我们宁愿相信单的预测,因为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。我们真诚期待单的成功,幸运的是,杭萧钢构已经夯实了方方面面的基础。从产业链的纵向升级来看,这个企业已经一溜小跑远远地领先于同行:从轻型钢房结构到多高层楼房,再到超高层大厦;今年年底将实现另一个跨越,投产住宅钢结构,并顺势延伸到桥梁钢结构。从产业链的横向延伸而言,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渭处处妙笔皆“文章”:物流、建材、设计、房地产等,已经在杭萧钢构的盘子里合理地布局,开花结果。

  在瑞丰大厦的杭萧总部里,上下3层楼,却有近一半的位置闲置,单银木指着这些空位和记者说:“这里这里这里,最多到明年就可以坐满。”

  他扭头问一个刚刚加入杭萧的年轻人:“你知道杭萧的目标吗,”年轻人起立,以军人的声音回答:“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。”“你知道你的目标吗?”“做好自己的本职丁作。”“错,你要学会当一个总经理!”



最新文章